既然主要人物都到齐了,一声锣响,演出正式开始了。乡亲们的音量也都降了下来,都等待着开场。
没有介绍,也没有报幕,一帮子小伙呼啦一下就跳到了台上。与此同时,高腔的唢呐,铿锵的锣鼓都响了起来。这是开场的舞蹈,没有名字,是从以前的祭祀舞蹈演变而来的,小伙子们模仿着劳动的情节,配上激情四射的锣鼓声,让人们心中充满了对丰收的喜悦。有的人会叫这舞“丰收舞”,但是叫什么并没有人在意,有的时候农闲,只要有个人吹唢呐,乡亲们都会跟着跳一段。
一段舞蹈跳完,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小伙子们下场去准备,接下来上场的也是徐店传统的舞蹈,不过是由姑娘们来演绎,易慧芬也在其中。姑娘们穿着精心准备的裙子,一上场就得到了满堂彩。等彩声停歇,只听得她们手里各拿着两个陶瓷的勺子——没错,就是咱们平时吃饭用的小汤勺,俗称“调羹”。勺子互相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敲打声,并且有特别的曲调的。
这种其实就类似快板表演,但是没有快板那么复杂。乐器也是就地取材,不要太亲民。这个时候锣鼓班子就可以休息一下。毕竟吹唢呐什么的,也是一个体力活。配合着“勺子舞”,就只有姑娘们简单但不失风味的舞蹈了。但即使是这样,乡亲们依然最爱看这个节目,瞧,这就是咱们徐店的姑娘们,跳着祖辈们传承下来的舞蹈,也传承者祖辈们乐观、向往富足的美好愿望。
杨小贝看着精彩的勺子舞,也是非常的喜欢。小的时候老妈还教过她呢!可惜她没这个天赋,不是捏紧了打不响,就是太松了勺子掉了,在砸了家里几把调羹后,被老妈判定为不是这块料,不给教了。她倒是觉得有趣还想学来着,可惜老妈心疼家里的饭勺,认为她把吃饭的家伙砸完了也学不会,坚决回绝了她的请求,现在想想,还有点遗憾呢!
哎!要是老妈不心疼那几个调羹,说不定现在她就可以上台和老妈他们一起愉快的舞蹈了呢!
接下来的节目按步就班,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把乡亲们看得连声叫好。眼看着差不多要自己上场了,杨小贝意犹未尽地站起来,想到“后台”准备上场。谁知道蹲的时间长了猛地一站起来,倒霉的低血糖又犯了,眼前一黑就往前面栽下去……
这下完蛋了!我美美的妆,我唯一的外套……倒下去的时候杨小贝居然还有时间想这些。操场的地面本来就是泥土,今天来来回回走的人多了,更是被踩得不成样子。这一摔下去,一身泥是绝对跑不了了。杨小贝闭着眼睛等砸到地上的一瞬间到来,结果却一头栽进一个温暖的怀抱里。
来人用有力的胳膊抱住她,险险地把她从地面抢救回来。杨小贝还昏昏呼呼地步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听得耳边有一个熟悉的口音问到,“同志!你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