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内容。有些家长也许只是太忙,有些则是督促了几天,结果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也就放弃了,更大部分只是把这一份计划表当做一个作业,列出来就可以了,至于执行则完全没放在心上。总之,计划表这种东西,对于很多学生的束缚力实在太过薄弱了,认清这一点让施小小大为震惊。
拖延症患者对于时间的概念是先过分模糊后过分清晰。模糊表现在他们面对时间期限并不能做出很准确的判断。一天?那不就是还有上午下午晚上嘛?一个星期?那不就是还有七天嘛?一个月? 那还有四个周呢……若是一个任务的期限超过了一个月,那就惨了,因为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实在太长,简直别想拖延症患者能够在最初就开始行动。简单地说,在这个前期,对于拖延症患者而言基本会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认为自己的
能力完全可以在剩下的期限内完成任务,所以拖个一两天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而在后期,他们又会因为期限的即将到来而对时间的概念异常清晰--仿佛竖起每一根汗毛感受每一秒的流逝一般。他们无论做什么,就算是在工作,也一定会把自己的精神分那么一部分在注意时间的流逝上:坐在电脑前疯狂赶报告,也会隔个几秒就瞄一下右下角的系统时间;奋笔疾书狂赶作业时,也会做几道题就看看手表现在是几点……期限到来前的时间简直是现实得可怕,可怕到很多拖延症患者大声哀号“剩下这么一
点时间,我根本不可能赶完稿子啊啊啊啊啊……”在这个后期,拖延症患者又会过分放大时间期限的压迫感和无限缩小自己的能力,认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在剩下的这么一点时间内完成看起来还堆积如山的任务。
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时间观念的最大缺陷体现在他们没办法很好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的比例,他们不知道自己每天该分配多少精力多少时间在学习、工作上,才能起到完美达成任务的结果--如果有这个能力, 那么也不会落到患上拖延症的地步了。而对于精力的分配和时间的管理,恰恰是制订一份可行的计划表的首要条件。对于缺乏这方面能力的拖延症患者来说,计划表,这真的有用吗?
当然,拖延症并不是随随便便制订一个具体的计划然后说什么每天坚持就可以治疗的问题。不仅在于自我管理上,前面各个章节也分析了,拖延症的病因来自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习惯上的问题, 更是一个深层的心理问题--心理方面的因素占了绝大部分。我们要进行根治,必须将自己的那些可能导致拖延的心理直接排除掉,端正心态,否则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计划表永远跟他们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