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主要是卖不出去,渠道没有打开。
所以领导们才会各出招式,想办法增加出口,这个时期只要是能出口创汇,就是功劳政绩。
就好比九十年代全国各地建设经济开发区引进投资一样,各地想发展经济,国家提倡引进外资,就全都一股脑找关系拉投资,外商全都成了香饽饽。
回到汉正街,
林逸依旧觉得很神奇。
只是参加了一个会,一下子就成了华侨友谊贸易公司的副经理,还拿上了工资,出门管报销。
其实最重要的,
是搭上了政府这条线。
原本林逸的想法,是在香港注册公司后,弄一个香港公司雇员身份,然后以香港投资商代表身份,在深圳投资建厂,至于产品他都想好了。
第一个就是建一家墨镜厂。
墨镜会持续畅销,而且成本不高,技术也不复杂,到时候只要弄好销售绝对是个好生意。
再有就是建服装加工厂,现在国内的服装依旧太过单调,进入八十年代后,人们对美的追求逐渐提高,喇叭裤、风衣会成为主流,林逸准备吃这一波红利。
以后的流行趋势,林逸也了解,继续随着潮流走,他相信服装厂的产品会一直热销。
后期他还准备开一家化妆品厂,其实化妆品说复杂也不复杂,现在国内的化妆品,蛤蜊油、雪花膏、万紫千红、郁美净儿童霜是主流,林逸的想法很简单,弄个大宝出来就行。
蛤蜊油这些擦脸油,油性都比较大,大宝水润保湿性高,肯定会更受女孩子的喜欢,至于工艺,大宝的工艺早就被破解了,林逸准备回现代在网上查查,下次过来把配方带来。
还有就是口红,后世网上做口红的教程太多了,随便在家自己弄个模具就能生产。
可他没想到,
事情的变化比他预想的要快。
回到家,
突然出现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
在经过两天思索后,林逸发现如果利用好这家华侨友谊贸易公司,可以让他更快发展起来。
他只有50万港币,从建厂到出产品,这五十万肯定不够,他要想其他办法,比如以外商投资身份找政府借贷,商品生产出来,还要找渠道销售,现在可是计划经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国家部门挂靠进去,比如供销社。
这里面需要走的关卡非常多。
现在有了这个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从生产改出口,事情一下子变得简单了。
林逸已经想好了一套方案。
拿到产品目录。
去香港那边,雇佣一个职业经理人,再雇佣一群销售人员,把商品丢给他们。
告诉他们只要销售出去,就能获得高额提成,相信这些销售人员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产品卖出去。
他只要坐等收钱就好了。
至于账目资金,自然是走他的‘易世达商贸有限公司’,进货价压一压,出售价抬一抬,利润不就出来了吗,再把付款时间拉长一些,他手里的资金自然就多了。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林逸这边做着自己的打算,政府和企业那边却吵翻了天,政府通知区内企业组织商品名单,这些企业早就听说要弄什么‘华侨友谊贸易公司’,促进辖区企业出口。
所有企业都瞪着眼盯着,生怕错失机会。
其实不止桥口区的企业,其他地方的企业也收到了消息,这些厂领导都是通气的,上面有什么动静大家都会很快知道。
桥口区的企业。
什么?
有他没我,我差了什么,不带我可不行。
桥口区外的企业。
什么?
为什么只带桥口区的企业,这不是地域歧视吗,我们其他区的企业怎么了。
所以这些企业就跑去江城市委找领导闹,市委领导没办法,只好和桥口区协商增加名额。
外市企业。
什么?
为什么只带江城市区的企业,难道我们就不是省里的企业了吗,我们差了哪里,不能这样区别对待啊。
这些企业就跑去找省领导。
原本只是桥口区自己家的事,现在事情越弄越大,全省的企业都想着参合一脚,不想放过这个好机会。
杨区长看着名单,有些发愁,想出这个办法,原本是想让自己区的企业挣利创汇,没想到这些家伙听到信全都扑上来,名单从几十家暴增到几百家。
这,
这叫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