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公开流程招标的么?怎么能搞这些黑箱操作。”杨平凡愕然道。
黄经理看了他一眼,满是疑惑,刘元道,“这是自己人,信得过的,但说无妨。”
“这其中的道道,可多了去了,旧城区改造完,那是要成为朱雀的新CBD的,这可是天大的一块肥肉,内部早就被某个皮包公司接下来了,这个皮包公司是更高一层大人物的白手套,只有一个壳子,不会搞具体的拆迁重建工作,而是通过私下转包的方式放出来,所以嘛,我们这些没背景的只能捞一点从它们手里漏出来的汤渣喝。”
杨平凡正想说你们这些房地产商怎么可能没有背景,却听到刘元道,“算了,先不谈这些,火候已经到了,我们先尝尝这个。”
锅盖下面已经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了,刘元一个手势,服务员马上过来,用特制的叉子将锅盖叉开,一阵云雾蒸腾,香气四溢,杨平凡也是资深食客,闻到这味道,感觉五脏六腑都动起来了,忍不住咽了口水。
只听刘元在一旁侃侃而谈,“料理鲍鱼的难,主要难在汤——在岭南地区流传着一句话:鲍鱼是吃斋长大的。
为什么呢?因为鲍鱼本味清淡,所以,一只美味的鲍鱼首先要从吊一锅好汤开始。
首先,精选新鲜的老母鸡、龙骨、瘦肉等文火慢炖出汤底,之后加入肉蓉,肉蓉可以吸收多余的油脂,增鲜的同时让汤变得色泽透亮。
在此基础上再投入大量鸡肉、猪肉、瑶柱、金华火腿等,种种荤香置于一锅熬煮,鸡肉的鲜、猪肉的荤、瑶柱的甘、火腿的浓相得益彰,汤一沸腾,香气出锅溢满鼻腔,令人垂涎难忍。
毫不夸张地说,一道顶汤鲍鱼所需的食材便要摆满一桌。
然而费了这么多功夫熬出来还只是底汤,在此汤基础上,还要继续添加南瓜蓉和菌菇汁进一步熬煮才能得到顶汤,最后再将松茸、鲍鱼入此汤烹煮,制得色泽金黄、汤汁浓稠的松茸顶汤鲍鱼,也才有了山珍和海味艳惊四座的相遇。
不仅如此,底汤内添加鲍汁和蚝油进一步调味,制成了鲜味更甚的酱色汤汁。
汤汁晶莹透亮,鲜腴味美,将鲍鱼层层包裹,得到的鲍汁鲍鱼,香味更加诱人。
好汤已有,主料的选择自然也是精益求精。这鲍鱼是从东瀛进口的吉品鲍,厚身、饱满、鲜甜,也许十斤鲍鱼里也挑不出一斤来。
除此之外,还特别挑选了产自香格里拉高山林区的新鲜松茸菌菇与鲍鱼相调和,使来自山野的自然清新与来自海洋的丰饶鲜美完美交融。
一只美味的鲍鱼,除了要鲜香入味,紧致嫩滑的口感也是必须的,浓郁丰盈的汤汁、Q弹嫩滑的极致肉感,鲜汁与肉感在口腔里轮番上阵,轻挑味蕾的同时让人享受满足之乐。
当然,享受完鲍鱼还可以将剩下的松茸鲍鱼汤汁稍稍加热,浇在面或者米饭上,吃上一口就知道什么叫“平凡主食的逆袭”。”
黄经理听得口水哗哗直流,完全没了刚才装逼的严肃感,那猴急的样子让杨平凡觉得有些可笑,只见黄经理先轻轻抿了一口汤,脸上露出沉醉的神色,跟着伸出筷子,挑起一只鲍鱼,“啧,老同学,你老实告诉,这是几头鲍?”
刘元云淡风轻,“一头鲍。”
“啪”
黄经理将筷子放下,“这么贵重的食材,我可是受之有愧啊,不行,我吃了帮不了你,实在过意不去,不能吃,不能吃。”
话虽然这么说,黄经理的手指却死死握着筷子,杨平凡见状也挑起一只鲍鱼咬了一口,确实如同刘元所说一样千百种滋味婉转在舌尖之间,闻言好奇道:“一头鲍很珍贵吗?”
“那当然珍贵,”黄经理表情激动,“明清时期,鲍鱼就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美食。据传当时沿海各地大官朝见时,多以鲍鱼作为贡品,一品官吏进贡一头鲍,七品官吏进贡七头鲍,以此类推,鲍鱼等次与官吏品位挂钩,可见其价值。
鲍鱼的等级按“头”数计,流传至今,每司马斤有“二头”“三头”“五头”“十头”“二十头”不等,“头”数越少价钱越贵,所谓“有钱难买两头鲍”,一头鲍就是一只重量超过一斤的鲍鱼,二头鲍就是两只鲍鱼共重一斤多……依次类推,鲍鱼生长缓慢,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只一斤重的鲍鱼价值多少。”
杨平凡听得咋舌不已,看向刘元的眼神充满感激,他确实是下了血本在帮自己的忙。
“老同学,别想太多,我知道你的难处,帮不上就算了,该吃吃,咱们许久不见,就当我私人请你的,咱俩谁跟谁,你再这么客气我可就要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