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www.x630book.com,最快更新通史演义最新章节!
在甲子年,夏王去世了。夏王的儿子槐为世子,哀悼父亲的时间长达三年,之后才登上了夏王的位子。
以丁卯年为元年。槐在位期间,国家安定,没有发生重大事件,各诸侯国也向四方的夷族臣服,朝贡如往常一样。三十四年庚寅,夏王槐去世了。他的儿子芒哀悼父亲三年后继承了夏王位,以癸已为元年。
各个诸侯国和四方夷族都向夏王朝臣服,唯独河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商侯振去世后,他的儿子微继承了父亲的职位,但依然没有解决治理河流的问题,仍然感到困扰。在夏王芒执政的第三年,也就是乙未年,夏王芒意识到治理河流的问题非常重要,于是亲自带领人们进行治理。他带着元圭来到河边,祭祀河神,治理河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河流变得平静了。夏王芒在位期间,于五年丁酉时,天下各诸侯都前来朝贺。十年壬寅,夏王芒巡游天下。十四年乙巳,他到达东海地区,九夷前来朝贺。在第十五年,夏王芒返回都城。第十六年戊申,夏王芒去世了。他的儿子泄为了哀悼父亲,终丧三年后才继承了夏王位。
夏王泄的第一年辛亥,九夷前来朝贺。而畎夷、赤夷、白夷、玄夷、风夷、阳夷等观察了国家的政治风俗,轮流担任夏王的辅佐。自启王统治开始,就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一切都是从夏朝的少康王开始的,通过一代代善良的君王相承,国家已经存在了百年。在这种明德风教的影响下,夏朝逐渐变得更加稳定和强大,直到现在。后世的余李岳汇集了古人的言论,称赞道:“古代的贤王彰显德行,而不依赖兵力。大禹和商汤罪责自己,从而兴起振兴。在启康的时代,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验证。多次陈兵示威,停战后又重新开战。这说明边陲民族,在没有受到征伐的情况下便降服,战争因此更加剧烈。先王对待他们,是坚守我们的疆域。在力量未能到达的地方,不会荒废了道义。放弃百姓,与鳞甲鱼类争斗。夏王猗钦,施行善政百年。去除杀戮,胜过杀戮,这句话确实不假。从一开始,就分封了爵位和命禄制度,也适用于边陲民族。“
夏王泄在位期间,共执政十四年,去世的时候是甲子年。世子不降为父亲服丧三年。他即位时为丁卯元年,成为了新的夏王。
夏王在位的第三年,九苑的部族在西北甘肃大夏地区反叛,给国家安全带来了威胁。于是,夏王命令西方的诸侯前去讨伐他们。到了第四年,诸侯联合成功地克服了叛乱,将俘虏献给了祖庙前。然而,到了第八年,九苑的部族再次反叛。于是,诸侯再次请求前去讨伐他们。夏王说:“不能再去讨伐了。我已经派兵去讨伐过,也已经战胜了他们。这并不是因为我的力量不足以征服他们,而是因为我的德行不足以感化他们、教育不足以引导他们。”因此,国王任用有德行和才能的人,端正礼乐,施行仁政于国内,把恩惠遍施天下,并对诸侯进行教育。他巡视各地,听取官员们的述职报告,等待对他们的功劳进行赏赐,不断振兴并发扬光大。当时,礼遇士人不衰落,设置鼗铎来等待他们。正直之士看到国王如此重视礼贤下士,没有不来归附的,诸侯们也谨慎地奉行国王的命令。百姓非常喜悦,天下太平。几年之间,九州的百姓听说国王的教化,四海之内都愿意来归附,渴望接受教化。
夏王在位的第十一年,即丁丑年,开始巡游天下。第十二年,他到达西部的戎地,这时九苑的部族已经归顺了。第十四年,他到达东海地区,九夷部族也都像以前一样听从他的统治。第十五年,他返回都城,天下各诸侯以及东方的九夷和西方的九苑都前来朝贺。夏后氏的盛世在这里达到了极致!
夏王在位五十九年,是所有君主中在位时间最长、享受安宁时间最长的。因为一个朝代的衰落,往往就是在长时间的安定之后。在长期的治理中,可能会潜伏着无法预料的祸端。然而,这并没有降低夏王作为国君的地位,因为人们不以地位的安稳为最终目标。夏王能够时刻不忘尊敬和警惕,自觉地完善自己的品德,所以能够在夏王的位置上长久地保持稳定,没有遭遇危险和祸害。一个君主在位五十六年却没有过错的情况,是非常难得的。后人冯犹龙称赞道:”器物用久了会损坏,树木生长久了会生虫。井水用久了会变浑浊,羞耻心保持久了会变得腐朽。天地之间的事物,长久不变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持续久了会出问题,感情维持久了会变淡。勤奋持续久了会变得懒惰,安定久了会面临危险。所以,任何事物持续久了,其最终结果都容易崩溃。夏朝有不降,商朝有太戊。只有这两位国王,长久地坚守着他们的信仰和道义。因为他们长久地坚持正确的道路,所以才能长久地保持稳定。桀骜不驯最终导致夏朝灭亡,纣王残暴最终导致商朝灭亡。唐玄宗的开元天宝时期,虽然曾经辉煌一时,但最终还是断送了唐朝的江山。唉,真是令人惋惜!“
夏王仁慈、重视道德,而且明察秋毫,能够辨别人才,做出决策,不受束缚于旧有的规矩。然而,夏王的儿子孔甲不善良,可能会影响到王位的传承。夏王担心自己死后,群臣会像以前数世一样立孔甲为王。因此,在病重时,夏王提前把王位交给了他的弟弟扃。夏王召集他的大臣,告诉他们,说:“天下,是一个重大的事物。才能浅薄、精力不足的人是无法胜任治理天下的重任的。我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才能有限,精力也不足。我死后,希望各位贤德之士能以我的弟弟为领袖。我的弟弟虽然才能不算出众,精力却十分充沛,没有慵懒之情。也许他可以继承我的事业。如果将王位传给我的儿子,那夏朝恐怕就要衰落了!”太宰驹濡说:“在先王的时代,王位是通过世袭传给子孙的,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规矩。现在如果突然违背这一规矩,就容易引起怀疑和混乱,是不可取的。”司徒于宽说:“现在人们的心思已经不如上一代那么朴素,因此今天的做法只能遵循前人所制定的规矩。在尧舜时代,人们的心思比较纯朴,天下艰难,因此不传子孙也不会被视为异常。但是现在人们的心思比较浅薄,天下相对平安,如果不把王位传给子孙,就会引起争端。这是不可取的。”少宰史和说:“先王禹已经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君主今天为什么怀疑这个做法呢?”群臣的意见纷纷不一,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应该改变这个传统。夏王受到了这些意见的影响,命令大臣们暂时退下。
夏王躺在床上,思考着问题:“如果我听从群臣的意见,那么我的儿子确实不能胜任王位,难道要用我的位置来危害他吗?这样会毁掉我的国家。如果我只相信自己的想法,可群臣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不同呢?难道所有的群臣都不是贤圣之人,只是随波逐流,墨守成规,只会谈论吃饭穿衣之类的琐事吗?如果能够像夏朝的少康时期那样,能够找到崇开、靡宁等人这样的贤士,就好了。但是那些人都已经过世了,崇开的弟子洞矩虽然还活着,但已经年老退隐山林了。”